词条 | 九 |
释义 | ![]() 九 拼音jiǔ 注音ㄐ一ㄡˇ 简体部首丿部部外笔画1画总笔画2画 繁体部首乙部 五笔VTN仓颉KN郑码QY四角40017结构单一电码0046区位3037统一码4E5D笔顺ノフ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九 ⒈ 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 ⒉ 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 统一码九字UNICODE编码U+4E5D,10进制: 20061,UTF-32: 00004E5D,UTF-8: E4 B9 9D。 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九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。 异体字
汉英互译nine 造字法象形 Englishnine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◎ 九 [数] (1) (指事。本义:数词。比八大一的基数) (2) 同本义 [nine] 古人造字以纪数,起于一,极于九,皆指事也。二三四为积画,余皆变化其体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乾玄用九,乃见天则。——《易·文言》传 九者,阳之数,道之纲纪也。——《楚辞·九辨》序 天道以九制。——《管子·五行》 (3) 又如:九伯(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。也写作“九百”);小九九(珠算的乘法口诀;方言中比喻算计);九九(算法名。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;九的自乘数);九地(九种土地) (4) 第九 [ninth] (5)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。如:九连 (6) 《周易》以阳爻为九 初九,潜龙勿用。——《易·乾》 (7) 泛指多数,数量大 [many] 九设攻城之机变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墨子九距之。 九令诸侯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宏兹九德。——唐· 魏征《魏郑公文集·谏太宗十思疏》 (8) 又如:九译(言语不通,多次辗转翻译);九华(繁多而色彩缤纷);九盘(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);九采(各诸侯国;各种色彩)。又指极数,凡数之指其极者,皆可称之为九,不必泥于实数。如:九幽(极遥远幽深的地方);九曲肠(喻无限忧思);九幽(极深暗的地方);九幽狱(最深的地狱) (9) 〈形〉 通“久”。时间长 [(of time) long] 黄軦生乎九猷。——《庄子·至乐》。《释文》:九宜为久;久,老也。猷,虫名也。? 食醯黄軦( 黄軦,虫名)生乎九猷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词性变化◎ 九 〈名〉 (1) 九月 [September] 七、八、九三个月 (2) 时令名。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“九” [the nine-day period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]。如:今日进九;数九寒天;九尽寒尽。如:九九(自冬至次日起数,每九天为一九,共历八十一日,称为九九) (3) 古国名 [Jiu state]。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〈动〉 通“鸠”。纠合,聚集 [gather] 九杂天下之川。——《庄子·天下》 常用词组九宾、九重霄、九大行星、九鼎、九宫、九归、九华山、九九归一、九门提督、九牛二虎之力、九牛一毛、九派、九品、九曲回肠、九泉、九死一生、九天、九头鸟、九土、九霄云外、九一八事变、九原、九月、九州、九族 康熙字典![]() 九【子集上】【乙部】 康熙筆画:2画,部外筆画:1画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舉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己有切, 又算法曰九九。《韓詩外傳》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,不至。東野有以九九見者,曰:九九薄能耳,君猶禮之,况賢於九九者乎。《註》若今九章算法。 又《荆楚歲時記》俗用冬至次日,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。 又《史記·騶衍傳》中國之外,有赤縣神州者九。 又九之爲言多也。《公羊傳·僖九年》葵丘之會,桓公震而矜之,叛者九國,言叛者衆,非實有九國也。宋趙鵬飛曰:會葵丘惟六國,會鹹牡丘皆七國,會淮八國,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。 又陽九,戹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世際陽九。《註》陽戹五,隂戹四,合爲九。 又姓。 又複姓。《何氏姓苑》岱縣人,姓九百,名里。 又秦穆公時九方阜,一名歅。善相馬,見《列子》。 又隷書防詐譌,凡紀數,九借用玖。《 又《韻會》渠尤切,音仇。國名。《史記·殷本紀》九侯。《註》音仇。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九【卷十四】【九部】 陽之變也。象其屈曲究盡之形。凡九之屬皆从九。舉有切 说文解字注(九)昜之變也。列子、春秋䋣露、白虎通、廣雅皆云。九、究也。象其屈曲究盡之形。許書多作詰詘。此云屈曲。恐後人改之。舉有切。三部。凡九之屬皆从九。 九字组词九字开头组词
九字中间组词
九字结尾组词
九字开头的成语
第二字是九的成语
第三字是九的成语
第四字是九的成语
九字结尾的成语
九的成语
九字成语接龙九字成语接龙:顺接
九字成语接龙:逆接
九字成语接龙:随机
九字成语逆接接龙
九字成语顺接接龙
九字成语随机接龙
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