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
 

词条
释义

细说汉字:兵

1 《甲文编》 101页。2、3 《金文编》 160页。4 《战文编》 163页。5、10 《说文》 59页。6、7、9、13、14 《篆隶表》 179~180页。8 《汉语字形表》101页。11 《汉印徵》卷3,12页。12《睡甲》38页。
 
会意字。《说文》:“兵,械也。从廾持斤,并力之貌。”甲骨文像双手合握着一个长柄锋刃的砍伐器。“兵”的本义是兵器,成语“坚甲利兵”用的就是“兵”的本义。《说文》所说的“兵,械也”与古形古义是相合的。“士兵”义是后起引申义。三晋和秦文字“兵”字都与《说文》籀文相同,秦、汉简牍与此也是同一个系列。《说文》小篆与秦、汉文字都不甚相合,却与西周、战国楚文字相合。小篆来源比较复杂,需要深入研究。(李守奎)
 

 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
 

扩展阅读


这个“秣马砺兵”的“兵”字,是个会意字。甲骨文①中间是一把弯柄的大斧头,朝左的箭头是表示斧刃,斧柄两侧是两只手,也就是双手举斧之意。金文②的斧头转向右边,双手未变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双手依然在,斧头已变形。④是楷书的形体,根本看不出双手举斧的样子了。过去有人说:“丘八为兵。”这话是不对的。因为“兵”字的上部并不是“丘”,而是“斤”,“斤”就是上古大斧的象形字;其下也并不是“八”而是双“手”,即双手举斧为“兵”。
 
“兵”字的本义是“兵器”,如贾谊在他的《过秦论上》中说:“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。”也就是说,秦将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集起来,集中到咸阳去。由“兵器”之义又可引申为“军队”,如:“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食。”(曹操《置屯田令》)这里的“强兵”就是指强大的军队。军事也可以称“兵”,如:“兵者,国之大事。”(《孙子兵法•计篇》)意思是:军事,是国家的大事。至于“兵”当战士讲,那是后起意义,如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吴主传》:“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。”这是说:贺达将军等率领战士万人。
 
请注意:在上古,兵、卒、士三个字的意义是有明显区别的。“兵”大都指兵器,如枪、刀、剑、戟等;“卒”是指“步兵”;“士”是指乘战车作战的士兵。到了后世,“卒”与“士”往往连用,如成语“身先士卒”等。
 
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

 兵 03A081503 03A37A7(105) 甲詁2526 金詁320 戰典710

 
械也。从廾持斤,并力之皃。(補明切):古文兵从人升干。:籀文兵。

釋義:兵器。
釋形:甲骨文从廾、从斤,作為兵器之總稱。戰國文字庚壺“斤”下加“二”,當為飾筆。
秦、西漢文字“兵”字所从“斤”下都有一橫畫,即《說文》籀文所承。《說文》小篆沒有這一橫畫,反而是比較可疑的字形。又《說文》古文从人廾干,學者或以甲骨文“”(《餘》8.4)當之,唯甲骨此字用為地名,本義不詳,又甲文並非古文。△16从廾干,當即《說文》古文所自承。
六書:會意。
 

——季旭昇《说文新证》

 

 
械也①。从廾持斤,并力之兒。,古文兵,从人廾干。②,籀文。補明切(bīng)。
【譯文】兵,兵器。由“収”(雙手)持握着“斤”(斧子)會意,表示齊心合力的樣子。是古文兵字,由人、廾(雙手)、干(武器)三字會意是籀文。
【注釋】①械:《段注》:“械者器之總名,器曰兵,用器之人亦曰兵。”②:王筠《句讀》:“一只是界畫。《釋例》:“取飾觀耳。
【參證】甲文作,金文作。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“兵字从収持斤;斤,兵也。或體作,从人,从収持干,収持干猶収持斤也。”“干當為古兵器之一。”張舜徽《約注》:“造文之初,兵字从収持斤,此非指人而何?况兵字古文已从人廾干,意更明顯。徵之先秦古書,謂執兵之人為兵者,所在皆是,不能悉數。”張説存參。
 
——汤可敬《说文解字今释》
 

随便看

 
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4/12/27 14:48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