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
 

词条
释义

细说汉字:来

我们在读《诗经•周颂•思文》时,会见到“贻我来牟(大麦)”的一句话。“贻我来牟”就是赠送我小麦、大麦的意思。这个“来”字的本义怎么是“小麦”呢?看了甲骨文就会了解。甲骨文①多像一棵成熟了的小麦!上部是麦穗,中间的两侧是麦叶,下部是麦根。金文②大体上与甲骨文相似,只是麦穗朝右垂(其实左右皆有)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把麦穗变成了左右两个。楷书④则把小篆的左右两穗变成了一横,后来则借草体楷化“来”。⑤是简化字。
 
“来”的本义是当“小麦”讲。后来就写作麳,而“来”字就被假借为“来去”的“来”了。从“来去”之意又引申为“招来”之义,如《史记•文帝本纪》:“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?”就是说:用什么方法能招来远方的贤良呢?这里的“来”字,后来就写作“徕”。
 
我们读杜甫的《发刘郎浦》时,会见到这样两句诗:“白发厌伴渔人宿,黄帽青鞋归去来。”既然是“归去”,怎么又有个“来”呢?其实这个“来”字是个句尾语气词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“咧”。

 

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

 

扩展阅读


象形字。像麦子长有麦穗芒朿之形。《说文》:“來,周所受瑞麥來麰也。一來二縫,象其芒朿之形。天所來也,故为行來之來。《诗》曰:‘诒我来麰(按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作:“貽我來牟”)。”來的本义指小麦。商代文字较为象形,当时已经出现为了突出指麦穗,在字上端加一横的字形。这一写法为西周、春秋战国文字所承袭,但象形意味逐渐减弱。西周至战国來字都有繁复写法,即字从或从止。來指小麦,此义又作麳,《广雅·释草》:“大麥,麰也;小麥,也。”商代甲骨文还保留此字本义,如《铁》177.3:“辛亥卜贞:或刈來。” “刈來”即收获小麦。來字更习见的用法是指返回,商代甲骨文常见“(往)來亡” (《合集》28466),往是前往,來是返回。来又有出义。商代金文艅尊有“隹王來正人方”。來还有表示下一个的意思,如甲骨文“來歲” (《合集》9659),意即来年。战国商鞅方升:“十八年,齐遣卿夫(大夫) 衆來聘。”来是前来之意。“往” “来”二字的区别已经湮没不见。(刘恒)

 

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

 


随便看

 
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4/12/27 14:05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