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手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手“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”(《古诗十九首》)这个“手”字是个象形字。你看金文①多像一只大手,上部是五个指头,下部是手臂。小篆②也很像一只手的形象。③是楷书的写法,不太像手的样子了。 “手”字的本义就是指腕以下能拿东西能作事的部分,是名词。可是后来又引申为动词当“持”或“执”讲,如《公羊传•庄公十三年》:“曹子手剑而从之。”就是说:曹子拿着宝剑而跟着他。其实当“持”讲的手,我们今天还在沿用,如“人手一册”,就是每人各拿一本的意思。由“执”义,又可以引申为用手打击之义,如《汉书•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手熊罴。”也就是赤手空拳把熊罴打死的意思。 在古代典籍中,用“手”字组成的词很多,有些词的含义稍不注意就会搞错。比如“手刺”一词,不是手上扎了一根剌,而是指古代下级官员要去拜见高官,自己亲手写的介绍自己身份的名帖。再是“手谈”一词,不能理解为盲人的“手语”、“指语”,而是指“下围棋”。还有“手笔”一词,现在一般是指亲手所写或所画的东西,可是在古代就复杂了,如在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九回中说:“这是二舍妹,她自小手笔就阔,气派也不同。”这里面的“手笔”却是指“排场”。 “手”字是个部首字,在汉字中凡由“手”或“寸”所组成的字大都与“手”和动作有关,如“扶”、“搜”、“承"、“拳”、“拿”等字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象形字。金文像手伸出五指形。小篆为均衡笔画结构写作“”,说文古文是六国异写文字,依稀可见手的影子。隶书逐渐将弧笔的五指拉成横画,完全脱离了象形字。楷书则更看不出手的样子了。《说文》:“手,拳也。象形。凡手之属皆从手。”段玉裁注:“今人舒之为手,卷之为拳,其实一也。”本义是腕以下的指掌部分。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: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引申作动词用,表示取。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宾载手仇,室人入又。”表示拿着,执持。《逸周书·克殷》:“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。”“手大白”即“右秉白旄”;手,秉持也。又表示用手打击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:“生貔豹,搏豺狼,手熊罴,足野羊。”又引申为亲手,亲自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报以手书。”后借指为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。《宋书·黄回传》:“明宝启太宗使回募江西楚人,得快射手八百。”后来,“手”又引申出手艺、小巧的等多项意义,还用作表示技能、本领方面的量词。现在的“手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作偏旁在左边时,写作“扌”,如排、拱、指等;在下部时,写作“手”,如拳、掌、挈等,凡从手的字大都与手和手的动作有关。(荆亚玲 蒋晓薇) 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