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旨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旨“彼有旨酒,又有嘉肴。”这个“旨”字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。甲骨文①的上部是“匕”,也就是“匙(汤匙)”的形状,下部是“口”,盛汤入口便觉味美,这是会意。同时,“旨”也是“从口,从匕得声”的字,故为形声。②是金文的形体,与甲骨文基本相同。③是小篆的写法,将原形的“口”变为“甘”,“甘”为“甜”义,所以“味美”的意思更为明显。④为楷书的写法。 《说文》:“旨,美也。”如《礼记•学记》:“虽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。”就是说:虽然有好菜,不吃,就不知道其味的鲜美。由“味美”为“赞美”之意,如《尚书•说命中》:“王曰:‘旨哉!’”大意是:王说,实在好啊!“旨”字还可以由口中的“味美”又能引申为思想中的“意味”、“意思”,如《周易•系辞下》:“其旨远。”这是说:其意思是很深远的。 请注意:“旨”与“甘”是有区别的。“旨”,一般是指味美好吃的食物;而“甘”除了味美之外,还有“甜”的意思,特别在先秦的作品中更是如此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会意字。从匕,从口。匕,是进餐用的勺子,像用勺子向嘴里送食物。“旨”字在殷商已多见,当时偶见在“口”形内加横画的,西周有无横画者并见,春秋之后,“口”内增短横而为“(甘)”形的渐多,因此《说文》解为“从甘”。春秋战国时代往往在“匕”形下部加横画,秦系文字不加。秦简把“匕”写成立“人”(左向),小篆把“匕”写成卧“人”(右向)。西汉隶书(如银雀山简)上部作“(人)”形,至东汉隶书渐变作“—”,据此,后世楷书写作“”,但楷书正体本小篆作“旨”。本义是味道甘美。《说文》:“旨,美也。”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:“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”引申泛指美好,也引申为思想主张、意旨、意图。由赞美、恭维的角度特指皇帝的诏书、命令。(金国泰) 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