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辔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辔左民安 “执辔赴疆场。”这个“辔”字读作pèi,本为会意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体,上部是“车”,下部是三条马缰绳,这就表示这一辆车套了三匹马。②是金文的形体,与甲骨文相似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由缰绳形讹变为丝,中间一条变为“口”,与“车”相连。许慎说:“軎(wèi),车轴端也。”④是楷书繁体字。⑤为简化字。 《说文》:“辔,马辔也。”“辔”字的本义就是驾驭牲口所用的缰绳,如《诗经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:“执辔如组,两骖如舞。”大意为:拉住缰绳像有编有织,骖马两匹飞驰如舞。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:“四牡孔阜,六辔在手。”“孔”为“很”义,“阜”为“高大”义。诗的大意为:四匹公马高又大,六条马缰手中拉。 “辔头”是指马的笼头、嚼子之类,如《木兰诗》:“南市买辔头。”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: 象形字。像把多束丝拧到一起的形象。其绳子之结作,其下所连接的束丝或简化作,如字形2。“”字形与“叀”形近,故字形4、5均讹为从叀从丝。《说文》小篆更讹为从軎从丝。汉代异体把“軎”下之“口”易为“心”,如字形7。后世楷书的写法是把“軎”下之“口”放在底部,“軎”上之“車”和它左右的“糸”归到字的上部,形成上下结构。“車”简化作“车”,“糸”简化作“纟”,故“轡”简化作“辔”。“辔”字已见于甲骨文,用作地名或方国名。其本义是驾驭牲口的缰绳。《说文》:“辔,马辔也。”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:“有力如虎,执辔如组。”引申作动词,牵。(林志强) ——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