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
 

词条
释义

细说汉字:太

“四方无事太平年。”在上古,“太”与“大”均写作“大”,是个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和金文②中的“太”字就是“大”字,像正面站立的人形。③是陶文的形体,下面又增加一个曲笔,以便与“大”字相区别。④是小篆的形体,其下变为一点。⑤为楷书的写法。

《说文》中无“太”字,而是在“泰”字中收了古文的“太”字。段玉裁认为古“大”字以后即分化出“太”字,如“大宰”俗作“太宰”,“大子”俗作“太子”。“太”字的本义为“过于”,如杜甫《新婚别》:“暮婚晨告别,无乃太匆忙!”这里的“太”就是“过于”义。由“过于”义又可以引申为“最”或“极”,如《吕氏春秋•恃君》:“太古尝无君。”这里的“太古”也就是说“最古的时候”。

请注意:古代“太”、“泰”、“大”三个字常常可以通用,如《管子•八观》:“禁侈泰(太),为国之急也。”大意是禁止过分地奢侈,这是治国的当务之急。《史记•李斯列传》:“服太(泰)阿之剑。”“泰阿”,古宝剑名。这是说:佩带泰阿宝剑。另外,“太平”一词,在古代往往是连年丰收的意思,如《汉书•食货志上》中所说的“三登曰太平”。这里的“太平”就是指“连年丰收”。

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

扩展阅读

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从廾,从水,大声。”《说文》于“泰”下出古文,像正面站立之人形。中从“二”或表示身体部位或以为区别笔画以别于“大”,犹如甲骨文、金文之“文”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。《说文》古文形体为后世“太”字所本。按:商、周无“太”字,每以“大”为之。典籍亦每以“大”为之。“大”、“太”,古今字也,乃一字之分化。至战国陶文而有“泰”字,是小篆形体所由出。汉后,渐合“𠬞”为“大”状,复与上部相连,遂成“𡗗”形,为楷书所本。于是变小篆“泰”字由从大、从廾、从水三部结构为从𡗗、从水之两部结构字。《说文》:“泰,滑也。”按:诸家或由此以寻造字之义。或谓古文“夳”下“二”形当作“仌”以取滑义;或谓“泰”为双手(即廾)捧水,示水从手(指)中溜下以表滑义。然则是以会意释之。清邵瑛《群经正字》谓“今经典无此义,是释字可,于义则无徵。姑阙之。或释“太”之义,以为古文“夳”乃“太之上者,从大、从古文上(即二)会意”,似亦勉强。兹以古文“夳”为象形,以“泰”为形声,俟考。《广韵·泰韵》:“泰,大也。”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“泰”下言:“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。如‘大宰’俗作‘太宰’,‘大子’俗作‘太子’,‘周大王’俗作‘太王’是也。谓‘太’即《说文》‘夳’字,‘夳’即‘泰’,则又用‘泰’为‘太’。”按:大、太、泰三字之关系,何琳仪《战国古文字典》“太”下说解至为简赅。其言曰:“典籍之中,大、太、泰三字往往通用。大为象形,太为分化,泰为假借。《书·泰誓上》孔颖达疏:“顾氏以为,泰者,大之极也,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太子,天子之卿曰太宰。此会中之大,故称‘泰誓’也。”“泰誓”即“太誓”,极言其盛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假尔泰龟有常,假尔泰筮有常。”孔颖达疏:“泰,大中之大也。”上所列“泰”字多用为大、太义,例多不备举。要之,大、太一字而分化;太、泰成两条脉络歧而为二,始每通用,后分而为三。(王逸鹤)

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


随便看

 
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4/12/27 14:28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