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寝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寝钟民安 “寝兴目存形,遗音犹在耳。”这个“寝”字,本为会意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体,外部是房屋之形,内部有一把扫帚,表示扫净卧室而就寝。②是金文的形体,与甲骨文相似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室内除了手(又)持扫帚之外,又增加了“人”,“就寝”之义甚明。④是楷书的形体。⑤为楷书异体字,将“人”换成了“爿(chuáng床)”。同样为“就寝”之义。⑥为简化字。 《说文》:“寝,卧也。”“寝”字的本义为“卧”、“就寝”,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下莞上簟,乃安斯寝。”大意是:下有蒲席,上有竹簟,于是可以安稳地就寝。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由“卧”可以引申为“横躺着”,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见寝石。以为伏虎也。”“寝”亦可作“寝室”解,如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画皮》:“乃以蝇拂授生,令挂寝门。”这是说:于是将驱蚊蝇的掸子交给王生,叫他挂在寝室的门上。因为“寝卧”而停止了活动,所以这就可以引申为“息”、“止”义,如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秦人寝兵。”也就是说:秦国停止了武力。 另外,“相貌丑陋”古亦可称“寝”,如《新唐书·郑注传》:“貌寝陋。”这是说相貌难看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会意字。从宀,从帚。本像房屋中有笤帚,或像手拿笤帚打扫房屋。后又加上“人”旁写作“寑”。本义是寝室、卧室。引申有躺卧、睡觉、休息、搁置等意义。战国文字和隶书中又把“人”旁换成了“爿”(原像床形),写成“寢”(寝),以使字义更加明确。古籍中一般都写作“寢”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子大叔之庙在道南,其寝在道北。”孔颖达疏:“寝,即游吉所居宅也。”“寝”可通假为“寖”(jìn),有逐渐的意思,还可通假为“侵”(qīn),有侵犯的意思。新中国成立后整理简化汉字时,把“寢”中的“爿”简化为“丬”,同时把“寑”作为异体废弃了。(张玉金) ——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