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奉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奉这个“奉”字本为会意兼形声的字。①是金文的形体,上部为“丰”,表声,也表示所捧之物;下部为两手形,表示双手捧物。②是小篆的形体,其下部为三手之形。③是楷书的写法。 《说文》:“奉,承也。”其实“承”是引申义,“奉”的本义应为“捧”,如《韩非子•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”又如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愿奉璧往使。”所谓“奉璧”也就是双手捧着玉璧。由此又可以引申为“献”,如《周礼•地官•大司徒》:“祀五帝,奉牛牲。”由“献”可以引申为“给予”,如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天奉我也。”也就是说:这是老天给予我的。由“给予”引申为“供给”,“供养”,如王符《潜夫论•浮侈》:“以一奉百。” 另外,“奉”又可做“俸”的通假字,如《战国策•赵策四》:“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。”在这个意义上,后世均写作“俸”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奉,承也。从手,从廾,丰声。”“奉”的初文从𠬞,丰声,可以隶作“” ,表示捧承之义。从西周金文到春秋、战国文字都是如此。“𠬞”本已是左、右两只手,秦文字又累增“手”旁,就成了“奉”。“奉”义引申成为多义词,在捧承义的“奉”旁又增加了一只手,就成了“捧”。 “”、 “奉”、 “捧”是一字之增益,是表义偏旁“手”不断累增的结果。“奉”与“承”的演变过程很相似,可与“承”字条互参。隶、楷“奉”字下部的“”形是“手”旁的隶定,相同的隶定还有“举”字,应当留意。(李守奎) 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