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宜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宜左民安 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这个“宜”字,本为象形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体,其外形就像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,中间的两个“A”字形代表祭品(牛羊肉)。②是金文的形体,较甲骨文复杂了一些。③是《说文》中古文的写法,其外部变为“宀”字,像一个罩子。④为小篆的形体,较前者简单了一些。⑤为楷书的形体。 《说文》:“宜,所安也。从宀之下,一之上,多省声。”许慎所谓的“所安也”。并非“宜”字的本义而是引申义。“宜”本为用牲之法,后转为祭名,如《尚书·泰誓传》:“祭社曰宜。”祭品是美味佳肴,故引申为此义,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与子宜之。”大意是:给您美味佳肴。由合乎口味的“佳肴”又可引申为“合适”,如王符《潜夫论·相列》:“曲者宜为轮。”这是说:弯曲的适合于作车轮。由“合适”又可以引申为“应该”,如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不宜妄自菲薄。”也就是说: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。柳宗元《非国语下·命官》:“官之命,宜以材耶,抑以姓乎?”也就是说:要任命官吏,应该看他的才能大小呢,还是看他姓什么(指出身什么门第)?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象形字。此字在商和西周时,都像两块肉在俎上之形。到了春秋时,像俎的边沿的弧形与下边的一横分离开。《说文》古文以后,断开的弧形演变成为“宀”。《说文》古文还保留两块肉的形状,到篆文中只剩下一块肉之形了。隶楷之后,字形演变为从宀、从且了。本义是菜肴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宜,肴也。”邢昺疏:“谓肴馔也。”引申指烹调菜肴。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弋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”又引申为祭名、适宜的事、相称、应当等意义。(张玉金) ——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