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燮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燮“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这个“燮”字读作xiè,本为会意字。①是甲骨文的形体,于省吾先生认为中间“乃言字”上部为火形,右下为“又(手)”。②是金文的形体,中间的“言”发生讹变,但“火”形仍在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中间为“言”。④是楷书的写法。 《说文》:“燮,和也。”其实这不是本义。该字的本义为“忧”,如甲骨文中的“夕燮”,就是说“夕有忧患”之义。后来其本义消失了,而假借义为“和”,如《尚书•洪范》:“燮友柔克。”大意是:对那些和气可亲的人,就用柔和的办法对待他们。由“和”又可以引申为“和谐”,如谢灵运《登上戍石鼓山》:“愉乐乐不燮。”所谓“不燮”,就是不和谐的意思。 请注意:“燮”字与“变”的繁体字的形体极为相似,应区别清楚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构形不明。《说文》:“燮,和也。从言,从又、炎。籀文燮从𢆉,读若溼。”甲骨文的“燮”从三火、从又是确切无疑的, “”或云是火炬形,或云是“言”字,皆无确证。这一形体后来讹变为金文所从的“”、《说文》籀文的“𢆉”和《说文》小篆的“言”。 《说文》卷十另有“𤏻”字,当是来源相同的一个异体。 “”、 “”、 “燮”是一字,已成为大家的共识。因为构形不明,本义也就无从谈起。《说文》把“燮”和“𤏻”分置在卷三的“又”部和卷十的“炎”部,分别释其本义为“和”与“大熟”,恐怕都是靠不住的。若说“燮()”的常用义是“和”却是可信的。 《书·洪范》中的“燮友柔克”以及古书上常说的“燮理阴阳”,旧注都释为“和”。(李守奎) 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