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索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索左民安 “吾离群而索居。”这个“索”字,本为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就像一条大绳,上端像大绳三股分开的样子。②是楚帛书的形体,像双手搓绳的样子。③是小篆的形体,已发生了讹变。③为楷书的写法。 《说文》:“索,草有茎叶可作绳索。”从甲骨文的形体看,“索”的本义就是“大绳”,如《小尔雅·广器》: “大者谓之索,小者谓之绳。”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关木索,被箠(chuí)楚受辱。”大意是:戴上木枷,蒙受鞭刑的耻辱。“索”最初是狩猎或农事中的工具。因此又可引申为“求取”义,如杜甫《少年行》:“指点银瓶索酒尝。”由“求取”引申为“寻找”、“搜索”,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吹毛索疵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乃令天下大索十日。”“索”字又有“尽”义,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士民病,蓄积索。”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: 商代文字作(字形1)、(字形2)、(《甲文编》202页,“”字所从),像丝(麻等)搓成的绳索;或作、、(同前201页,“”字所从),像绳索一端有为防松散而扎系的细绳;字形3从“廾”作,画出了搓绳的双手。后分化为“索”、“素”二字(索:心纽、铎部,素:心纽、鱼部;鱼、铎阴入对转。“索”、“素”二字及偏旁均有相通的例子)。“索”,西周文字作(《金文编》872页,师鼎“”字所从)、(同前,㝬簋“”字所从);春秋文字作(同前,秦公镈“”字所从);战国文字作(字形4。“”讹为“”)。“素”,西周文字作(同前,师克盨“”字所从。按:与“”字表示的是同一词),或从“廾”作(同前,师克盨、(同前,辅师嫠簋);春秋文字作(同前,齐鎛“”字所从);战国文字作(《郭店》97页)、(同前。原文用为“索”)。“索”、“素”二字最大的差别在于:“索”头部分叉向上,“素”头部分叉则有下垂的折笔。在秦代文字中,隶书“索”字作(字形5),承袭了春秋文字的写法;《说文》小篆作(字形6),从(即春秋文字中“”形之讹变。参见下“南”字条)。本义是大绳子,后泛指各种绳索。《小尔雅·广器》:“大者谓之索,小者谓之绳。”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其次关木索,被箠楚受辱。”唐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:“千寻铁索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”引申指绞,搓(绳索)。《玉篇·索部》:“索,纠绳日索。”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昼尔于茅,宵尔索绹。”朱熹集传:“索,绞也。”《准南子,氾论》:“緂麻索缕。”假借为“𡩡”(《说文·宀部》:“𡩡,入家搜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搜,求也。《颜氏家训》曰‘《通俗文》云:入室求曰搜。’按:当作‘入室求曰𡩡’,今俗语云搜𡩡是也。𡩡,经典多假索为之。”),搜索。《孙子·行军》:“军旁有险阻、潢井、葭苇、林木、蘙荟者,必谨覆索之,此伏奸之所也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秦皇帝大怒,大索天下。”引申指求索。《广雅·释诂三》:“𡩡,求也。”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“索,求也。”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孔颖达疏:“索,谓求索。”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吹毛索疵。”又引申指索取。《方言》卷六;“𡩡,取也。自关而西日𡩡。”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“索,取也。”,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秦索六城于王,而王以六城路齐。”又指孤独。《广雅·释诂三》:“𡩡,独也。”王念孙疏证:“索与𡩡同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吾离群而索居,亦已久矣。”又借为“素”,尽,空。清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豫部》:“索,叚借为素。”《广雅·释话三》:“素,空也。”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“索,空也。”《书·牧誓》:“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孔传:“索,尽也。”(冀小军) ——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