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㳄 |
释义 | 细说汉字:㳄这就是“垂涎三尺”之“涎”字的异体字“㳄”。这个字很有意思,甲骨文①的右边是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,张开大嘴巴,其左是从口中流出了长长的口水——馋人想吃美味,但又吃不上,于是“垂涎三尺”。可见这是个会意字。②是小篆的形体,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变而来的。③是楷书形体。 “㳄”字到了后世,一般写作形声字“涎'请注意:“涎”字不读yán(延),必须读为xián(闲)。“涎”字的本义是“唾沫”、“口水”,如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道逢曲车口流涎。”也就是说:路上碰到拉酒曲的车子,口就流唾液了。当“涎涎”二字连用时,若读为xián(闲),那就错了。这里必须读yàn(砚),表示光泽的样子,如:“燕燕尾涎涎。”(《汉书•孝成赵皇后传》)这说明燕子的尾羽经太阳光一照,光泽耀眼,这就叫“涎涎”。 ——左民安《细说汉字》 扩展阅读 会意字。 《说文》:“㳄,慕欲口液也。从欠,从水。”丁福保《诂林》云青按语:“唐写本《玉篇》㳄注引《说文》:慕也,欲也,亦口依也(依当作液)。盖古本如是,今二徐本慕下、欲下皆夺‘也’字,宜补。”段玉裁注:“俗作涎,郭注《尔雅》作唌。”邵瑛群经正字:“《尔雅·释言》:漦,盝也。郭注:漉漉出涎沫。涎,正字当作㳄。《六书正讹》云:‘从水欠会意,俗作涎,非。’ 《尔雅》陆氏本又作‘唌’。释云:唌,字当作㳄。按,唌, 《说文·口部》:语,唌叹也,从口延声。音同义异。”于省吾《甲骨文释林·释㳄盜》:“甲骨文㳄字,有的象以手拂液形,有的象口液外流形,故后世形容人之贪饕,以垂涎为言。甲骨文盜字只一见,与㳄同用。口液为㳄之本义,引申之则为水流泛滥无方。”甲骨文㳄字作、等形, 《说文》小篆作,演变为从水。涎字最迟见于东汉时代碑文。㳄涎当为古今字。(周宝宏) 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